2024-01-30 16:53:19 | 天天家政网
1、热能
热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。新生儿的基础代谢、活动、生长、消耗、排泄等,都需要热能。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,每日每千克体重需60-80千卡热能;出生后第二周,每日每千克体重需81-100千卡热能;出生后第三周及以上,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00~120千卡热能。
2、蛋白质
足月新生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2~3克蛋白质。
3、氨基酸
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远不能供其需求的9种必需的氨基酸是:赖氨酸、组氨酸、亮氨酸、异亮氨酸、缬氨酸、蛋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苏氨酸、色氨酸。新生儿每天必须摄入足量这9种氨基酸,其摄入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决定。
4、脂肪
脂肪每天总需要量占总热量的45%~50%。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1%,其中的75%可被吸收。亚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。亚脂酸缺乏时,会出现皮疹和生长迟缓现象;花生四烯酸可合成前列腺素。
5、糖
足月儿每天需糖(碳水化合物)12克/千克体重。母乳中的糖均为乳糖。天天家政网
6、矿物质、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
钠:即氯化钠,也就是食盐,能提供人体必需的钠。新生儿期婴儿通过母乳吸收营养,包括盐。因此,乳母喂奶期间不宜吃得太咸,但也并不是越淡越好,因为新生儿的生长同样需要一定量的盐。
钾:新生儿对钾的需要量,可从母乳和牛乳中得到满足。
氯:氯随钠、钾吸收。
钙、磷:母乳中的钙,有50%-70%在新生儿肠道中被吸收。新生儿对磷的吸收一般比较好,不易缺乏。
镁:镁和钙相互作用,相互影响。镁缺乏时影响钙的平衡,因此,要保证婴儿对镁的需要量。
铁:母乳中铁的含量不高,一般足月儿铁的储存量,仅供46个月使用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,如果妈妈在孕期就缺乏铁,新生儿就可能出现铁储备不足。对于早产儿,铁的储备量更少,只够生后8周所用,如果不及时补充,则会出现缺铁性贫血,乳母膳食中要增加铁的摄人。贫血重的新生儿,满月后可以补充铁剂。
锌:新生儿很少缺锌,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锌。头发所测得的发锌不能代表目前体内锌的情况。因此,不要以发锌衡量是否缺锌,发锌低不能代表血锌也低,应结合血锌综合考虑
7、维生素
新生儿是否缺乏维生素,要根据产妇在孕期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。一般健康孕妇分晚的新生儿,很少缺乏维生素,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。如果孕妇妊娠期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、胎盘功能低下或发生早产,新生儿就可能缺乏维生素D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和叶酸,所以,要根据新生儿维生素的缺乏程度,及时给予补充。
维生素K缺乏:可引起新生儿自发出血症或迟发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。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,发生的概率比较大。因此,常给出生后的新生儿肌注维生素K,是起预防作用的。早产儿肠道菌群生成较晚,肝功能发育不成熟,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,应每日补充维生素K,连续补充3次。
维生素D:虽然新生儿出生时体内储存了一定量的维生素D,但是如果不能在室外接受足够的阳光,又不能通过食物摄入,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和佝偻病。为防止此症的发生,应该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,每日为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400IU。
维生素E:一般新生儿不需要补充维生素E,但早产儿需要补充,每日30毫克就可满足要求。
维生素A过量:在补充维生素D时,有的爸爸妈妈为新生儿选用鱼肝油制剂,即维生素AD剂。但选用时要掌握好剂量,如果比例不合适,可发生维生素A过量,甚至中毒。
很多人觉得“啃指甲”不过是孩子的一个坏习惯而已,等孩子大了就好了。在门诊遇到的案例中,不乏这种因为孩子习惯“啃指甲”而造成伤害的情况,令人心疼。可能有的家长觉得,这种情况只是个别情况,大部分孩子不会这样的。其实不然。
即使不至于“咬秃”,啃指甲的过程也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。研究表明:咬指甲的人的唾液里有更高的大肠杆菌浓度。东莞十佳月嫂公司提醒各位家长,就算孩子不至于“咬秃”指甲,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,也应该帮助孩子改掉“啃指甲”的坏习惯。
如何帮孩子改掉“啃指甲”的习惯?
与成人不同,一般来说孩子的指甲都会被修理得比较短,所以“啃指甲”通常与吃手一起发生。孩子爱“啃指甲”,大多与好奇、无聊、焦虑、安全感不强等心理因素有关。这种情况下,建议家长可以采取让孩子的小手“忙”起来,转移注意的方法。
1、对于因负面情绪引起的“啃指甲”行为
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准备一些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玩具,比如绕珠、积木、巧琴、多面体、图形镶嵌等。
当然,不是说把玩具给孩子就完成任务了,至少应有一位家长与孩子一起玩玩具等真正让孩子的手“忙”起来,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,从而缓解其无聊、寂寞、焦虑、安全感不强等情绪。
2、对于因好奇等引起的“啃指甲”行为
孩子单纯的好奇,家长不妨顺其自然,给孩子一些新的刺激,比如玩具、游戏、书本等,当孩子对“啃指甲”感到厌倦,或者对其他事物产生好奇时,自然会忘记“啃指甲”这件事。
家长务必谨记以下方法
不粗暴干涉或打断孩子“啃指甲”,比如打手、训斥等。这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负面情绪,加深了孩子对“啃指甲”这件的记忆,更不容易帮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。如果孩子“啃指甲”的次数过于频繁,指甲以及手指已经发现有明显的受伤情况,且孩子性格过于内向胆怯的话,就需要家长加以注意了。
东莞十佳月嫂公司提醒各位家长,最好能反思一下日常的育儿习惯,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活动及心理需求;如果家长发现自己也分辨不清的话,建议带孩子及时就医。
2024-02-11 03:07:04
2024-05-24 19:40:28
2024-01-24 22:58:09
2024-04-14 12:07:35
2024-10-27 09:23:01
2024-03-27 21:41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