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2-04 00:33:22 | 天天家政网
昨天,今年寒假首批大学生保姆在家政公司培训完毕,开始接受雇主挑选,其中包括28名分别来自中国政法大学、北京体育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等首都高校的研究生。
据该家政公司负责人介绍,今年寒假面向高校大学生的招聘从11月中旬开始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报名人数达到200人,经过严格的心理测试和筛选,首批108人获得签约资格,其中研究生28名,占总人数的26%,超过往年的比例。
这28名研究生全部通过了英语六级,有些还通过了英语八级,一些学生还考了教师资格证,男女比例为1:1.
该负责人表示,这些硕士生都接受了家务培训,包括包饺子、蒸米饭、煮面条,还会做4样家常菜。研究生保姆的工资大约在1800元至2200元之间。雇主需要向公司交纳800元至1000元的一次性会员费以及200元左右的管理费,比雇普通保姆要高一些。
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张翰翔说,他寒假准备留在北京,希望通过做家政更好地接触社会,学会如何与雇主和孩子接触。大多数研究生保姆都表示,做家政只是短期的社会实践,毕业后还是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发展。
“一般只有高收入家庭才会考虑研究生保姆。”家政公司负责人称,“例如企业家、演员、画家、白领等,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。雇主看中的是他们既可以做家教,又有处理商务活动、组织聚会的能力。”
■各方说法
雇主:雇研究生不值
市民叶女士认为,普通家庭请保姆,以做家务为主。如果请一个研究生当保姆,不仅价格比普通保姆贵,而且做饭、洗衣服肯定不如一般的阿姨,雇回家非常不值。“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位置,大家应该各归其位,做自己该做的事情。”
专家:不应作为职业
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宁骚教授认为,研究生未必就能胜任保姆一职,用人单位不应该盲目追求高学历,而应该根据岗位选择合适的人才。对这些研究生而言,他们需要思考的是,当保姆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,能否给他们的社会实践提供经验,如果不能,那就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。当然,作为社会体验,研究生当保姆未尝不可,但如果作为职业方向并不值得赞同,更不应该推广。
北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方伟认为,先要看这个事件是不是一种炒作。去除炒作因素,他提醒要去当保姆的研究生,要明确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。如果他们确实对家政行业有兴趣,并想长期发展,那也会有好的发展,不能因为是家政行业而被不公正看待。
■对话。北体大研一学生付先锋天天家政网
不当只做家务的保姆
记者:为什么会想到做保姆?
付先锋:从公司之前的宣传来看,这里的保姆其实就是家教,只是叫法上不同,但本质上差不多,只是公司在培训时,多了一项家务的培训。我的理解是,我做的就是家教。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比较忙,孩子放假以后,一个人在家也没有人照顾。如果在给孩子辅导功课的同时,给孩子做顿饭之类的,这种陪伴式的家教,我是可以接受的。
记者:如果雇主请你回去,只是单纯地做家务活儿,你愿意吗?
付先锋:如果只是单纯地做家务,买菜、做饭、洗衣服等,从心理上我是无法接受的,我不会去做。这与普通的保姆并没有什么区别。
记者:你做保姆,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同学、家人知道?
付先锋:这个我觉得没什么,因为这只是家教的另外一种叫法。让他们知道也没什么。
记者:寒假期间勤工俭学,为什么会顶着“保姆”的称号来做家教,而不是去做普通的家教?
付先锋:我是研一的学生,刚到北京半年,对这里的环境还不算很熟悉,别的工作没来得及去找。我在考研之前,当过两年的高中英语老师,有教师资格证。我曾经联系过两个家教中介,但都要事先交中介费,而这里并不收取中介费。
我觉得硕士研究生当保姆是大材小用。
从中国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,社会高等教育逐渐普及,导致高层次收入人较多,工作不好找。但是能读到研究生硕士阶段,那就说明学生有一定的科研和学习能力。
所以研究生硕士当保姆确实浪费了个人本身的学习能力,浪费了自己在自己所学领域的成就,使得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无法实现应用。
我觉得从家庭角度来看,父母家长,把孩子送进大学,并且进入研究生阶段,那么所耗费的资金与精力是巨大的。
如果研究生硕士都去当保姆了,那么家庭中的父母,亲戚可能都无法接受这种结果。
并且保姆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,并不需要长时间的读书,保姆的工作是建立在实践础上的,所以就算是研究生硕士去当保姆,那么她的竞争能力也不如已经有很多年实践经历的低学历保姆。
而且保姆本身阶段的口碑都是需要时间进行积累的。
研究生硕士毕业都快三十了,他们面临各种压力,就业,结婚等等问题。
保姆这份工作不适合正在处于人生上升期的研究生硕士。
就国家来说,我国对于高层次人才,尤其是硕士博士有着很大的希望与补贴。
我国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付出的物资经济政策是巨大的,如果研究生硕士都去当保姆,那么这是一种极大的教育资源的浪费。
这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学习资源,并且不利于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发展。
长此以往,我国科研工作将面临巨大危机与问题。
而且保姆并不需要硕士学历,我国从硕士开始,就开始培养专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,如果这种人才都去当保姆,那么这是一种极大的社会资源点浪费。
极大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,并且长期下去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与建设。
天天家政网(https://www.ttweixiu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,家政公司称年薪约 50 万?的相关内容。
最近清华大学毕业生求职保姆,家政公司称年薪约50万的事情登上了热搜,有的人认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做家庭保姆,是人才浪费,在这些人眼里,作为中国最著名学府的毕业生,应该是金融领域、计算机领域的佼佼者,应该坐在光鲜亮丽的办公室里,成为金字塔一样的存在。
也有人说:职业不分高低贵贱,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工作,只要是自己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奋斗的工作,就是好工作。而这个话题之所以受到关注,主要是因为清华大学与保姆关联,社会上存在偏见,认为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应该跟这些职业没关系。
这样的情形,也曾经发生在网络红人李雪琴老师身上,当很多人知道李雪琴老师是北京大学毕业时,会发出一些很不友好的声音——“北大毕业就干这事?丢不丢人?这不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嘛!”
李雪琴在节目中,对这样的声音给出了回复,她说:要允许北大毕业的一些人没那么大的本事。
而我要说的是,社会在变,时代不一样了,我们眼中的好大学,应该从清华北大扩展到更多的大学,我们要对所有的大学毕业生有一样的态度,每年900多万的毕业生,不可能都从事科研工作,也不一定都要必须走一样的道路,我们要允许他们有自己喜欢的职业,有自己的规划。
李雪琴不会是最后一个名校毕业后做网红的,而这位清华毕业的家政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中国顶级高校毕业后从事家政服务的。
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,我想到了电影《大腕》中的台词:不求最好,只求最贵。我在想这会不会引发攀比风气?
一些有钱人以此作为自己的荣耀的象征,在说完自己的房子,车子后,开始炫耀自己的管家,炫耀孩子的保姆,出现这样的情况:
“我家老师北大的,100w。”
“我家老师清华的,200w。”
“我家老师哈佛的,500w。”
我们用开放的视野看待职业时,如何减少攀比之风?这是另一个话题,你怎么认为?
2024-02-11 03:07:04
2024-06-30 09:24:09
2023-12-15 11:49:12
2024-10-10 16:16:53
2024-05-24 19:40:28
2024-01-24 22:58:09